家长曾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:一岁多的小朋友在公园玩,总是想抢小朋友的玩具,自己的玩具也不让别人玩,需要干预吗,怎么干预;孩子经常在自己得不到想要东西的时候哭,不去自己想办法,比如玩沙子的时候,他的小铲子被别人拿走了,他只会哭着找妈妈,急了他会打那个小朋友,怎么才能让他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呢?
如果我们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,就要从孩子的角度入手。现在,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科学发现。这儿有几个小朋友,他们在照镜子,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特别高兴,他以为这是另外一个小孩,特别想跟这个小孩玩,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还不到18个月的孩子身上,18个月以前,孩子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自我意识,比如说婴儿躺在床上,有时候会把一只手伸起来,看来看去,有时候抓住自己的一只脚,咬来咬去,他还没有一种很明显的感觉,我是独立的,所以看到镜子里的自己,他以为是别人。
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叫红鼻子实验,在一个孩子不注意的时候,偷偷在他鼻子上点一个红点,然后把这个孩子放在镜子前,看这个孩子有什么反应。如果孩子一看镜子里的小孩鼻子上有个红点,觉得很好玩,伸手去摸那个小孩,说明他还不知道镜子里的就是自己。但如果他一看镜子里的小孩,马上摸自己的鼻子,说明他已经意识到镜子里的孩子就是自己。他觉得这个红点很好玩,在我自己的鼻子上,往往是18个月以后的孩子,能摸自己的鼻子。也就是说,大约18个月的时候,孩子就发现自我了,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,这个人就是我。发现自我以后,孩子会有一些很自然的反应,第一个反应是可以辨认自己了,给他看照片,他看见照片里的自己可以认出来,也会称呼自己了,开始的时候他不会说“我”,他会用自己的名字,“这是顺顺的”“抱抱顺顺”,“我”对他来说还比较抽象,他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用。
另外一个就是搞清自己的所属,孩子特别愿意说“我的!”“我的!”,既然世界上有“我”这么个人了,那我这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,我得有点东西,有一些东西是属于我的,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小孩到了这个年龄都会有这种表现。
这就是说,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发现自我,这是人的一种天性,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,那是“我的”,他就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分享,比如说这个东西是自己的,他不愿意跟别的小孩分享,不是自己的,别人的,可能会抢过来,或者是属于大家的东西,他也以为是自己的,我女儿十几个月大的时候,我带他去动物园看动物,她指着远远地北极熊,说“我的”。作为家长,在这个时候,我们第一个反应是,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啊,不愿意分享,也很尴尬,我自己当时也有这种感觉。
但如果我们知道了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自然的表现,就不会这么紧张了,所以我建议家长,当两三岁的孩子还不会分享的时候,首先我们不要尴尬,如果另外一个家长笑话你的小孩,这个小孩这么自私,其实是那个家长不懂儿童心理的发展。另外,我们不需要责备孩子,这个对孩子来讲是合情合理的,很自然的事情,如果我们责备他,他不会理解是怎么回事,也不要讲大道理,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讲,所属关系是非常难的一个概念。为什么动物园里的东西不是我的,为什么我可以看见它,它不是我的,为什么另外一个小孩手里拿的玩具,我不能抢过来玩呢。想跟他说清楚,这是他的爸爸挣的钱给他买的东西,这是你的妈妈挣钱给你买的东西,这个概念对孩子来讲是很难的。所以轻轻点到为止就可以了:那个北极熊不是你的,是公园的;这个东西是别的小朋友的,就可以了。
另外,家长要密切配合孩子的玩耍。美国的家长经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轮着玩,碰到孩子不分享的情况你就说这句话,孩子经常听,明白了这个概念,就特别容易接受这个指示,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清楚不分享和分享的结果,如果你把这个东西让给另外一个小朋友玩,他会特别高兴。或者说你不要担心,他玩了以后还会再还给你的。到了孩子四五岁的时候,大多数孩子应该有一些概念了,公共财产不是我的,别人的东西也不是我的。但是孩子自己的东西,尤其是特别在乎的东西,他还是不愿意跟别人分享,这一点我们家长应该理解。
我小的时候在山东,那个时候物质条件挺贫乏的,我记得要吃个面包,吃个包子,是很珍贵的东西。在我要吃面包的时候,吃包子的时候,看到别人多看我两眼,我就挺紧张的,要是我妈给我的同学吃一个包子的话,我也很紧张。当时,我的父母做的对的地方就是没有责怪我,认同我的心理,我记得母亲当时说,你看,你是不想把包子给你同学吃,因为咱们家很少吃包子,同时他还会指出结果,但是你知道,这个同学家里更少吃包子,你如果给他吃一个,他会特别高兴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,家长不要责备孩子,不要讲大道理,因为孩子四五岁了,这个时候对别人心理的理解就更深了。
家长要认同孩子的心理,“我知道你挺喜欢这个玩具的”,“这个小毯子你特别喜欢,你不想跟别的小朋友分享”,先认同一下孩子的这个心理,然后帮孩子分析结果,你如果跟这个小朋友分享了,他会特别开心。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,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分享,就要在自己的生活中,一贯地乐于跟别人分享。家长其实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家长说的话,不如做的事的力量大。
在培养孩子分享精神的时候,我们要掌握几个原则:
第一个原则就是公平,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家长在两个孩子争东西,或者调解纠纷的时候不公平,自己孩子的东西该自己孩子玩的时候,被别人的小孩抢去了,家长觉得面子上过不去,但不说,也不去把这个东西要回来给自己的孩子玩,或者是相反,应该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,看家长不在,或者是这个家长貌不惊人,护着自己的孩子,这都是不公平的做法,不公平的做法特别容易培养孩子投机的心理,孩子大了以后,一看对方气焰很嚣张,该维护自己权益的时候,不去维护,或者是看对方有些弱势,他不该去抢夺别人的东西也去抢。
第二个原则是平衡,这一点特别重要。孩子小时候,让他先搞清楚我是谁,我需要什么东西,只有把自己的需要搞清楚了,才有力量帮助别人。如果总是在分享,在帮助别人,自己的东西太少了,很难有力量,有一种动力去帮助别人。
当一个人不了解自己需要的时候,特别容易变得贪婪。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报道,有个银行的行长贪污了十几个亿,逃到国外八年,现在被引渡回来,我会想,贪污了10万还不够,还要贪100万,贪100万还不够,还要贪1亿,到底为什么,是什么样的心理在支配这种行为。人往往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合理的需要时,最容易跟别人分享。
另外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古人说的不望报原则。有时候家长会说,你把这个东西给这个小朋友玩,他就会把他的东西给你玩,你给他这个,他会给你那个,这样的孩子会把这种分享当成一种游戏玩,长大了会觉得,我给你分享东西是为了要求回报,不会真诚地发展一种关心别人的情怀。
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,分享时间其实比分享物质更重要。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比较贫乏,过年的时候,家里做点什么好吃的,互相分一分,这是一种特别珍贵的行为,但是现在大家生活过得好多了,反而时间很少,压力很大,这个时候最珍贵的可以跟别人分享的东西,往往是一种真正能坐下来,静静听你说说话,把注意力全放在你身上的时间。我们从小就可以教孩子,更多地学会分享时间。
这样分析下来,大家会发现,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,不是培养出一个分享的孩子,分享是一种表面的行为,这种行为可以被很多不同的目的支撑着,我们想要孩子有合理的需求,能平衡自己和别人的需要,能公平对待自己和别人,有关爱的情怀,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是具有竞争力,生活也会幸福。